近年来,巩艺的山水画颇为业界所关注,研读他的画作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梳理一下山水画的发展概况。山水画滥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与玄学的兴起及人的审美自觉分不开的文化现象。山水画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自然一开始就赋予着深层的文化内含。无论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曲折多变,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始终把意境的追求作为终极目标去实现。尤其是自苏轼“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之文人画思想的确立之后,对内美的追求更是深入人心。中国山水画是伴着“儒学衰退”,“庄老”复苏,玄学盛行的社会背景而产生的,后来又深受禅宗的影响,所以山水画的审美内核是超然物外的。这条文脉正是山水画生生不息的命根。
而当下画坛,可以说主要症结在于流俗——精神的失缺,中国画是一个十分开放的体系,相对来说,它常常处在危机中,同时又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它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对特定时代危机的解决。所以我们不要误认为只有今天中国画才需要发展创新。其实,作为画家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该与不该而是如何做到正确发展创新的问题。
对此,一些有识之士已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在身体力行地为中国画“正本清源”。青年画家巩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深谙中国画之真谛,把笔墨趣味与精神内含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进行创作实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巩艺深知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是其生生不息,不断丰厚壮大的重要原因,所以他很重视对传统经典的研习。我们应知道,研究经典绝不是守旧,每一件经典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同时又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经典的作品是经过历史积淀的结晶,它能被不同的时代认可、称道,就是一种文化的共识。巩艺对传统的研探是深细的,决不是走马观花,蜻蜒点水,浅尝辄止。他花费了数年时间遍临古代大师之精华,这使得他的山水画创作富有充足的底气。
此外,巩艺在师古人的同时亦十分垂青自然造化。他总是想方设法找机会去直面山川对景写生。应指出的是,他的写生并不像有些画家那样,更多地局限于物趣上,而是倾心于对自然风物的生命感受上。师传统,师造化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成功的画家来说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个人审美取向的定位和笔墨图式的相应成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画家的艺术个性越突出,就越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这是符合艺术原创性规律的。画家巩艺对此更有深刻的体悟,他在古人中深凿法宝,在自然中寻找灵性,在胸中营构着属于自己的意象和法式。
李可染先生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巩艺的成功就在于其抓住了古人的从艺之道和中国画之魂,经过不断地尝试,艰苦地磨炼,渐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貌。
从巩艺的画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有品位且敏感于生活的画家,更是一位善于用色的高手。蓝色是神秘的,紫色富有幽雅之气,三绿具清淡之韵,这些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概而言之,他的山水画在审美内涵上隐藏着玄机,蕴涵着典雅、闲淡、幽润和高古之美,这种境界当然源自他对笔墨与色彩的巧妙布施上。更值得称道的是,其画中又若有若无地流露出些许闲愁和淡淡的感伤,这也许是古来文人雅士的共性吧。那闲愁和感伤似乎蒙罩着一层微妙而神秘的面纱,对于“无心”人来说,它或许是无影无踪;而对于知音来讲,细读之定会象饮一杯淡茶、一盏老酒一样,能让你品享出人生一种略带苦涩的甜蜜。
从巩艺的画中,我们还能详察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子。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指出,梦是被压抑了的欲望在睡眠中的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具有真实性或更能反映出真实性。巩艺以其过人的智慧,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巧妙地吸收了西方现代构成的图式,不留痕迹地把令其激动的“梦境”呈现给了人们。他的画中既有明显的现代意识,又暗藏着佛缘禅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他创造出的是一个超时空、无可名状的艺术的真实世界。
从巩艺的画面总体形式上看,用笔施墨具有轻重有度、虚实相生、巧拙互补、浓淡适宜、松紧自如的特色。布局满幅而空灵,造型简洁概括,意境幽深。画家最大限度地削弱自然物体表象的真实感,使其尽量意象化。在巩艺看来,画什么似乎已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才能营造出一个具有艺术真实的世界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离生活真实越远,离艺术真实就越近。连西方艺术也不例外,例如马格利特就曾以烟具画了一幅十分写实的作品,但他却题名曰“这不是一个烟斗”。这显然是告诫人们:艺术决不可与现实混为一谈,对此,画家巩艺理解的颇为深透。
巩艺在其山水画创作中,牢牢抓住了“笔墨、色彩”之表现力,自然造化之本质,时代之精神,融古意和现代意识于一体。他选择了一种静穆、虚淡的哲学精神,将繁杂具象化成了一种单纯雅致的绘画气象。正是这种成功的转换,使得画家在继承了中国画源远流长的文脉的同时,又有所创新。
周宗亚 2018.11.29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